為了解在人口流入的大城市中,新一代青年人的租房需求特征和他們對于租住“好房子”的期待,近日,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住宅與社區研究所和貝殼研究院開展了針對新青年群體的租住調研,并發布了《2023新青年租住特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超八成受訪者租房時優先考慮通勤要求,而工作越穩定,對房屋品質要求越高,私密性、房屋品質、服務及時成為租房品質的基準線。 通勤是首要考慮因素 新青年處在事業起步期,工作是現階段新青年關注的重心,他們找尋住房時最優先考慮的是上班距離,在8項住房因素中位列第一。95后租客群體中,80.4%的租客認為選擇租賃住房時上班距離很重要。28歲以下的年輕租客認為通勤重要的占比要高出29—35歲、36—45歲租客3.2個百分點和11.5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工作“非常穩定”的95后青年租客對住房面積結構、居住品質、周邊環境、地段、通勤便利等5個方面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對于住房面積、結構和居住品質的重視程度提升了10個百分點,對于周邊環境的重視程度提升了20個百分點。 95后剛開始工作,處在積累少、不確定性較大的階段,他們的經濟能力相對有限。大部分新青年會以合租的方式租房,28歲以內青年人合租比例最高,達到31%。 95后在成長過程中伴隨著網絡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更愿意依托網絡獲取信息,注重房源獲取效率?!秷蟾妗凤@示,76%的95后通過平臺網站或APP找房,同時,他們通過社交網絡或APP找房的比例增長較大。 智能房屋更受青睞 《報告》顯示,大多數青年人希望通過智能的方式享受便利生活,無論是租房還是居住在自有住房,95后擁有智能產品的比例均是最高,分別為81%、97%。其擁有的智能產品以家電、影音居多,同時在近期購買的推薦好物中,其對智能產品、智能終端的推薦非常突出。 95后租客選擇帶有一定服務的機構化房源的比例為22.2%,高于29—35歲2.2個百分點,特別是選擇集中式公寓的比例較高,為14.4%,高于29—35歲2.9個百分點。部分新青年在選擇住房時,在支付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更愿意租住提供品質化房屋和專業化服務的機構化房源。 家庭生命周期對新青年住房選擇有重要影響。在住房決策上,相比未婚租客,已婚租客群體中,租房決策人為伴侶的占比提升了19個百分點;在住房選擇偏好上,已婚租客在選擇租賃房屋時,家人通勤的重要程度明顯高于未婚家庭,體現了以家庭為整體的住房考慮。 私密與否決定房子“品質” 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對記者表示,2023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指出,要以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目標。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好房子”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 許小樂表示,新青年們普遍認為,當前生活狀態下的理想住房,除了最為關心的通勤、性價比之外,居住私密性、居住質量、日常便利、服務及時已經逐漸成為租住“好房子”的品質基準線。 《報告》顯示,58%的95后希望留在當前城市,且隨著年齡增長,留居意向更高。未在當前城市購房、正在租房95后中,有32.2%的新青年在3年內有本地購房計劃,48.6%的新青年有購房想法,但沒有明確購房時間,還有19.2%的新青年無計劃購房。相比其他年齡段,由于積蓄不足,有想法沒計劃的租客占比更高。 許小樂表示,新一代青年人在租賃住房的選擇偏好上除了與就業密切相關之外,不同行業、家庭狀況、代際支持與傳承等對他們的選擇也產生了較大影響,這成為未來租賃“好房子”多元化發展值得關注的新動向,也是城市營造更加友好的租住環境、吸引人才的關鍵。(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